https://www.chongdiantou.com/archives/386382.html

特性

充放电规格

集成BUCK-BOOST升降压功率NMOS驱动外接电阻可设置最大充放电功率,最大支持140W充放电自适应充电电流调节外接电阻可设置电池类型,充满电压为3.65V/4.1V/4.2V/4.35V/4.4V外接电阻设置电池串联节数:2/3/4/5/6

快充规格

集成FCP输入输出快充协议集成AFC输入输出快充协议集成SCP输入输出快充协议集成DRPTry.SRC 协议,PD3.1输入输出快充协议集成QC2.0/QC3.0/QC3.0+ 输出快充协议

其他功能

4/2/1LED电量指示灯(支持4个电量指示灯,可显示电量和充放电状态)。内部带有模拟积分电量库仑计可以学习电池电量。定制支持I2C功能(内置14bitADC,可以精确测量输入电压和电流,电池电压和电流等。可通过I2C获取充放电电压、充电电流等信息)待机功耗5μA(进入低功耗模式后,待机电流降低到5μA。进入低功耗模式后,插入充电器可自动唤醒充电,需要短按按键来唤醒对外放电)EN唤醒功能

多重保护、高可靠性

输入过压、欠压保护输出过流、短路保护电池过充、过放、过流保护IC过温保护充电电池温度NTC保护ESD4KV,输入(含CC1/CC2引脚)耐压30V

芯片版本

标准型号、I2C型号

IP2366有标准型号、I2C型号版本。

区别在于31、38、39引脚功能不同。标准型号是LED功能,I2C型号是I2C通信。

两个版本是芯片内部固件不同,从芯片的丝印上无法区分。

芯片B、C、D 三个版本

芯片目前有B、C、D 三个版本,这个是硬件版本。

C 版芯片已停产,后续使用请转移到 D 版芯片。

B 版未量产的方案也建议转到 D 版。

芯片版本和固件的版本必须对应上才可正常工作

B 版为 IP2366_BZ/IP2366_I2C

C 版为 IP2366_BZ_C/IP2366_I2C_C

D 版为 IP2366_BZ_D/IP2366_I2C_D

C/D 版的固件在型号名后面会有_C/_D,注意区分

芯片的固件是可以烧写更换的,需要厂家的烧写器。

目前固件版本有很多,主要区别就是待机功耗、C口插拔唤醒、首次上电是否需要充电或EN唤醒

待机功耗

2366有两种待机模式,一种是 10uA 待机,另外一种是 100uA 待机;

10uA 模式只能通过按键或充电唤醒,

而 100uA 模式还另外支持插拔唤醒。

B 版只支持 10uA 模式;

C 版只支持 100uA 模式,且需要充电激活;

D 版支持 10uA(ENP)和 100uA(STB)模式;

C口插拔唤醒

是指C口插设备时唤醒IP2366,主要用于C口放电。

首次上电是否需要充电或EN唤醒

首次上电需要充电唤醒或者EN唤醒,后续才能有插拔唤醒功能。

因此下单的时候要指定好固件版本才行,否则是无法确定唯一型号的。

简化原理图

引脚图

内部框图

充电过程

支持涓流-恒流-恒压充电的过程:

当电池电压VBAT≤2.5V时,为小电流涓流充电,电池充电电流50mA左右;

当电池电压2.5V

当电池电压VTRKL

当电池电压 VBAT=VCV时,电池电压上升到接近充满电压时,充电电流会缓慢下降,进入恒压充电;

进入恒压充电后,当电池充电电流小于ISTOP且电池电压接近恒压电压时,停止充电,进入充饱状态。

进入充饱状态后,会继续检测电池电压,当电池电压低于VBAT

IP2366 集 成 有 AFC/FCP/PD2.0/PD3.0/PD3.1 输 入 快 充 协 议 , 可 以 通 过 Type-C 口上 的DPC/DMC/CC1/CC2 来向快充充电器申请快充电压,会自动调节充电电流大小,来适应不同负载能力的充电器。

当用没有快充的充电器或直流电源供电充电时,IP2366会根据输入电压来设置充电电流:

注:实际充电功率大于设置的最大输入功率限制时,也会降低充电电流;

放电功能

IP2366 集成USB Type_C 输入、输出识别接口,自动切换内置上下拉电阻,自动识别插入设备的充放电属性。带有Try.SRC功能,当连接到对方为DRP设备时,可优先给对外放电给对方充电。

IP2366 支持多种规格的快充形式:PD2.0/PD3.0/PD3.1、 QC2.0/QC3.0/QC3+、FCP、AFC、SCP、Apple。

IP2366 支持EMARK线缆的识别,

IP2366 支持PD2.0/PD3.0/PD3.1 输出协议,最大支持140W功率输出;

IP2366 支持EMARK线缆的识别,会根据识别到的线缆信息,对外广播不同的PD信息包,不同功率设置下对外广播的PD信息包如下:

IP2366 可通过DP/DM管脚支持QC2.0/QC3.0/QC3+、FCP、AFC、SCP,以及苹果手机2.4A模式、BC1.2 普通Android 手机1A模式。

状态切换

输入输出最大功率设定

通过判断PSET引脚连接的阻值来设定系统输入输出的最大功率。

电池串联数量设定

通过判断BAT_NUM引脚连接的阻值来设定电池串联数量。

电池类型设定

通过判断VSET引脚连接的阻值来设定电池类型。

注:当RVSET接入27k电阻后,VSET脚会使能打印输出功能。

NTC功能

集成NTC功能,可检测电池温度。IP2368上电后NTC PIN在高温时输出80uA的电流,在低温时输出20uA电流,通过外部NTC电阻来产生电压,IC内部检测NTCPIN脚的电压来判断当前电池的温度。

充电状态下:NTC温度低于0度(0.55V)停止充电,0~45度之间正常充电,温度超过45度(0.39V)停止充电。

放电状态下:温度低于-20度(1.39V)时,停止放电,-20度到60度之间正常放电,高于60度(0.24V)停止放电;

在NTC检测到温度异常后,恢复温度为保护温度±5度。上述括号内为该温度对应的NTC引脚电压,计算方法为:NTC脚放出的电流*该温度下的NTC电阻阻值。

以上温度范围参考的 NTC 电阻参数为 10K@25℃ B=3380,其他型号存在差异,需要调整。

如果方案不需要 NTC, 需要在 NTC 引脚对地接 10k 电阻,不能浮空或者直接接地。

灯显功能

支持 4、2、1颗电量显示灯方案,连接方式如下。

IP2366内部带有模拟积分电量库仑计,据此来判断电池电量。如果发现灯显指示的电量不准,需要充放电循环一次以上,IP2366就会自动校准电量。

4个指示灯一直闪烁表示报警

回答一:指示灯一直闪表示错误提示

回答二:可能是开关没拨对或者电压不对,导致主控识别到过压或者欠压等所以指示灯一直闪

回答三:可能插入的充电器输出电压过高或者过低,快充档位电压偏差过大或者纹波过大,导致板子无法正常工作,所以指示灯一直闪

经过实测,当选择充电功率低然后输入电压高时也会闪烁报警。

当选择功率65W或100W,输入电压21V不会报警,当电压大于等于22V就会报警。

只有选择功率140W,输入电压才能大于22V。

CC_BDO设置

IP2366 的 CC_BDO 管脚,用于设置在低功耗状态时CC1/CC2的默认状态:

CC_BDO引脚悬空或为高电平时,CC1/CC2 默认下拉,IP2366作为SINK设备;

CC_BDO引脚接1K电阻到地时,CC1/CC2默认上拉,IP2366作为SOUCRE设备。

IP2366 的 CC_BDO 引脚用于设置低功耗模式下 CC1/CC2 的默认状态(不接电池测试) , 唤醒后不适用;

CC_BDO 引脚接 1K 电阻到地, 此时作为 SOURCE 设备, CC1/CC2 默认上拉, 接入 PD 适配器无法充电。

CC_BDO 引脚悬空或高电平时, 此时作为 SINK 设备, 没有放电能力, 接入手机, 笔记本等 DRP 设备会对 IP2366 充电。

按键功能

支持按键功能,按键的连接方式如图

EN脚电压大于1.2V,持续时间大于100ms,小于2s,即为短按动作;

进入低功耗模式后,短按会打开电量显示灯,并进入空载状态,如检测到有充放电设备则会进入对应充放电状态;

空载状态下,持续10s C 口都未检测到有充电或放电设备接入,就会进入低功耗状态。

在空载状态下,在1s内连续进行2次短按操作,也会关机进入低功耗状态,关闭电量灯显和放电输出;

EN脚电压大于1.2V,持续时间大于10s,则系统会进行复位。

原理图

layout布局走线注意事项

VIO 端和 BAT 端采样线需要单独从采样电阻两端引出,且越短越好

在原理图中,引脚 BAT、CSP2 属于同一网络,但是走线时必须单独分别从采样电阻右侧引出;CSN2和 PCON 也需要单独分别从采样电阻左侧引出,其中采样线上的 RC(R1,C1,R3,C2)需要放置在靠近芯片引脚处。

如下面的 layout 图所示:

VIO 端的采样电阻走线同理:

VIO 和 BAT 端电容需要靠近采样电阻

以 BAT 端为例, 该端的采样电阻旁边必须至少放置一个 22uF 电容。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使电容的 GND靠近 BAT 功率回路下管的 GND, 另外地孔越多越好。 否者可能会对电流 ADC 的采样的精确与稳定造成影响。

VIO 端布局同理

避免功率 MOS 在采样电阻和 IC 中间的布局

这样是为了避免采样线经过功率 MOS 附近,以免对采样信号造成干扰。 如下图

器件选型

H 桥NMOS选型

一般而言, 对于 H 桥的 NMOS, 我们推荐的参数如下表:

H 桥 NMOS 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RDS(on)、Ciss、Coss, IP2366 的Vgs驱动电压来自

VCC5V, 寄生电容对效率的影响比较小, 主要考虑RDS(on)越小越好, 在RDS(on)差别不大

的情况下, 寄生电容越小越好。 对于导通和关闭时间, 也都是越短越好。

当设置最大充放电功率为 140W 时, 需要相应选择耐压 VDS>=40V, 导通阻抗 RDS(ON)<8mR 的

NMOS。

VBUS 路径 NMOS选型

VBUS 的 NMOS 只是作为路径开关, 对开关速度的要求并不高。 关于导通阻抗RDS(ON) ,

我们推荐路径 NMOS 的RDS(ON)<10mR., 这个值越小, 整体的效率越高。 VDS耐压则需要根

据实际情况选择, 例如, 选用的方案最高支持 28V 充放电, 则路径 NMOS 的VDS耐压需要大

于 28V(考虑到裕量, 建议大于 35V) ; 如果选用的方案最高支持 15V 充放电, 则路径 NMOS

的VDS耐压需要大于 15V(考虑到裕量, 建议大于 20V) 。

电感选型,为何推荐 22uH

根据上面计算最极限的情况下就是10.7uH,因此求保守推荐22uH,实际应用中10uH就够了。

淘宝上卖的好的测试板就是用的10uH。

CSP2/CSN2 及 CSP1/CSN1 脚的采样精度值是多少? 采样电路上的电阻和电容作用是什么, 如何取值?

电流采样的精度受内部修调基准、 采样放大倍数匹配误差、 以及采样电阻自身精度、 PCB

走线和焊接效果的影响。 在不考虑采样电阻误差的情况下, 采样精度仅能保证<2%, 要实现更

高的精度, 需要再贴片完成之后, 在正常工作中测试实际的偏差, 通过软件对偏差进行系数修

调。

我们抽测了 3 块 IP2366 的 demo 板, 平均电流采样精度在 1.3%左右。

采样电路上的电阻和电容的作用是作为低通滤波器, VBUS 端阻值选择 51R, 容值选择

470nF, 则该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 32K; BAT 端阻值选择 10R, 容值选择 1uF, 则该滤波器的

截止频率为 16KHz, 与开关频率(250kHz) 相差 8 倍和 16 倍, 主要是对采样电流的开关纹波进行滤波。

两颗自举电容容值如何选择?

在 IP2366 中, 自举电容的供电来源是 VCC5V, 为了上管导通时 BST 电容电压的稳定,

一般需要符合Cvcc5v>CBST>Ciss, 大部分情况下,CBST=100*Ciss , 在 H 桥 MOS 的Ciss不超过1nF(1000pF) 的情况下, 常规取值为 100nF(0.1uF) 。

C 口的滤波电容一般多少合适?

一般来说, 输出口的电容容值建议最大不要超过 22uF, 不然可能会影响 EMI 认证的通过,

而且过大的输出口电容可能会带来负载检测误触发等问题。 所以我们推荐使用 10uF, 也可以

额外并联一个 0.1uF 电容来减少 EMI 干扰。

在实际应用中, CC/D+/D-上一般都会增加一些电阻电容, 它们的取值有什么公式吗?

大部分情况下, 在 CC/D+/D-上增加电阻和电容是为了通过一些认证, 具体的取值不太容

易靠理论计算出来, 影响这些参数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 PCB 的布局和走线, 很多时候都需要

在实际的板子上进行一步步调整, 最后才能得到合适的参数。

VIO 和 BAT 的电容如何选择? 为何推荐 2 个 22uF 并联 1 个 100uF

根据开关电源的电容计算公式, VIO 和 BAT 的电容容值最小为 100uF, 又考虑到在实际

的使用过程中, 电容容值可能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或者温度上升而减少, 我们进行了大量的

充放电实验, 最后才得出使用 2 个 22uF 和 1 个 100uF 的电容推荐参数。 另外, 输出口的电

容只是进行简单的滤波, 使用 0.1uF 即可。

去掉 BAT 端的固态电容会有什么危害?

电池接入 BAT 端时, 会产生浪涌高压。 用 demo 板(有固态电容) 使用 24V 电池组测试,

BAT 端接上电池瞬间波形时平滑的, 没有尖峰值, 测试芯片引脚 BAT 最大电压 25.5V, 芯片

无异常。 去掉 BAT 端固态电容, 芯片 BAT 引脚处烧毁, 峰值电压可以达到 90V 以上如下图所

示。 增加 30V 的 TVS, 接上电池瞬间尖峰电压为 67V, 虽然测试中未损坏芯片但是仍存在损

坏芯片的可能。 所以固态电容能有效吸收接入电池时的浪涌电压, 不可以省掉固态电容或者用

陶瓷电容代替。

系统功能相关问题

为什么通过 I2C 读取到的 IP2366 电流数据波动很大?

答: 检查 PCB 中 VIO 端和 BAT 端的 5mR 采样电阻的采样线是否有重合, 每个 5mR 两端分别引出两根采样线到 IC 的采样引脚, 不能有重合。 采样线不能从电感下面经过, 不然电感会干扰采样信号。 预留驱动电阻, 可以通过串 2R 电阻来适当减小驱动能力。 检查 MOS 特性, 尝试更换其他 MOS 测试。

为什么设置的 IP2366 充电电流是 3A, 但是实际充电电流是 2.8A-3A?

答: 首先是不同 IC 体质不同, 其中的校准参数设置有差异, 实际充电电流会有±5%的差异; 然后由于不同客户, layout 差异导致采样会有浮动, 出于对适配器的输出能力考虑, 3A 的电流我们实际设置低于 3A, 保证适配器不会被过大的电流拉保护。

IP2366 的 C 口输入输出方案中, 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可以分开设置吗?

答: 标准的 IP2366 单 C 口输入输出方案中, 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只能同时设置, 不可以分别设置; 但是可以定制。

IP2366 电池放到低电保护之后, 等电池电压恢复之后可以重新放电吗?

答: IP2366 标准方案在电池放电到低电保护之后, 等电池电压恢复后就可以重新放电, 可以定制不同的电池低电电压。

IP2366 的 INT 脚到底应该怎么处理?

答: 如果是不带 I2C 的型号, INT 可以不需要处理, 就做 LED3 脚就可以; 如果是带 I2C 的型号, INT 默认接 510K 到地, 因为 IP2366 的 INT 如果上拉到高电平, 就不会进入待机状态, MCU 无法通过给 INT 高电平来唤醒 IP2366, 只能通过 EN 唤醒。

为什么会出现无法申请快充的情况?

答: 检查一下 PCB 板, IC 与座子的 DPDM 和 CC 线是否正常连接, 因为快充申请是需要用到 DPDM 和CC 线进行通信的, 而有部分样式的 C 口座子不易焊接, 容易导致上述线路无法正常连接。 建议选用便于焊接的座子。

当 IP2366 进行 45-140W 大功率充放电时, 电感和功率 MOS 的温度会很高?

答: 因为电感中有阻抗, 从几毫欧到几十毫欧, 在功率达到 45-140W 的情况下, 电感的电流会有 3-7A 的电流, 这样电感中损耗的几瓦能量都用在发热上, 且导致电流峰值达不到, 功率 MOS 的开关频率也相应增加, 开关损耗增加导致发热严重。 选用电感时, 电感的直流阻抗越低越好。

为什么真实的功率和设置的功率偏差较大?

答: 检查采样电阻的阻值和精度, 以及采样电阻上的 RC 电路阻抗是否与规格书上的相同, 否则会影响到采样精度, 继而影响到真实的功率。

IP2366 不能对外放电时什么原因?

答: 放电需要在空载状态, 接入手机, 笔记本等 DRP 设备时, 设备会先给 IP2366 充电唤醒, 随后 IP2366给设备充电; 但接入 UFP 设备, 如诱骗器, 移动硬盘等, 需要手动按下按键 EN 唤醒 IP2366, 才可对外放电。

IP2366 出现拔掉输入线之后, I2C 充电标志还在?

答: 检查板子 layout 是否良好, 输入端和输出端 5mR 采样线重点检查, 电流采样误差太大会导致我们无法准确采样到板子充电状况, 导致输入端拔出之后, 还是采样到有输入电流, 导致 I2C 充电标志还在。

IP2366 怎么测试充放电 140W

答:

【充电】: 可以通过用有 140W 供电能力的适配器, 配合带 EPR 芯片的导线, 进行充电测试; 或用直流电源供电 28V/5A; 或用两个 IP2366 板子通过带 EPR 芯片导线进行对充测试。

【放电】: 1.当前市面上有苹果 MacBook Pro A2485 支持 140W 快充, IP2366 配合原装磁吸线可对该电脑最大 140W 充电; 或申请我司 IP2716T_SINKEPR(普通诱骗器, 插入处于默认 5V, 通过按钮调整至 28V)诱骗器, 诱骗出 28V, 接入负载拉载 CC=5A; 或用两个 IP2366 板子通过带 EPR 芯片导线进行对充测试。

带 EPR 芯片的导线可通过淘宝 https://m.tb.cn/h.UJcz4T5?tk=DmLydj9czNT 购买;

可通过我司申请 IP2133_EPR 应用板, 进行 140W 测试;

CC_BDO 功能怎么测试?

答: IP2366 的 CC_BDO 引脚用于设置低功耗模式下 CC1/CC2 的默认状态(不接电池测试) , 唤醒后不适用;CC_BDO 引脚接 1K 电阻到地, 此时作为 SOURCE 设备, CC1/CC2 默认上拉, 接入 PD 适配器无法充电。CC_BDO 引脚悬空或高电平时, 此时作为 SINK 设备, 没有放电能力, 接入手机, 笔记本等 DRP 设备会对 IP2366 充电。

测试充放电 140W 时, 板子温度很高, 且会发生断充?

答: 140W 大功率充放电, 板子热很正常, 断充是因为 IC 过温保护了;

可以通过更换阻抗更小的功率 MOS 和直流阻抗更小的电感来提高效率, 减少发热量; 以及优化 PCB发热元件的布局, 加厚铜箔来加快散热。

能否详细描述一下 VIN 作为 DC 输入口时抽取电流的策略?

答: VIN 作为 DC 输入口时, 具备 MPPT 功能, 其外接电源一般分两类: 1、 太阳能板输出;

2、 DC 输出适配器。 IP2368 会通过 try 电流的方式来区分以上两类电源, 如果是太阳能电源,IC 会实时根据太阳能电源的输出功率来智能调节抽取的电流大小, 以求能量利用最大化。 抽取的电流定义为 Iset, 范围 0~5A, DC 口正常工作时, Vsys 需要满足 4.5V~28V。

以下为 VIN 口的 MPPT 流程框图:

参考设计1

https://www.chongdiantou.com/archives/386382.html

参考设计2

https://oshwhub.com/sinonzxc/ip2366

参考设计3

参考设计4

同步升降压开关管来自AOS万国半导体,型号AON6144,NMOS,耐压40V,导阻2mΩ,采用DFN5*6封装。

USB-C侧两个电解电容来自YunXing云星,规格为100μF/35V,用作输入/输出滤波。

I2C版本

https://www.chipsourcetek.com/DataSheet/IP2366_I2C.pdf

连接方式

IP2366作为从设备,MCU可通过 I2C 接口来读取或设置IP2366的电压、电流、功率等信息。

I2C 注意事项

IP2366 的 I2C 设备地址:写为 0xEA,读为 0xEB。如需设为其他地址,可以通过定制实现;IP2366 的 I2C 通讯电压是 3.3V,如 MCU 端是 5V 电压,则需要加电平转换芯片,转到 3.3V;IP2366 INT 应用说明:IP2366 休眠时能通过充电和 EN 唤醒,唤醒之后,IP2366 主动拉高 INT,100ms之后,MCU 可进行 I2C 通信,进行寄存器的读写操作;IP2366 在进入休眠之前,会切换为输入高阻来检测 INT 状态,如果为高电平,则认为 MCU 不允许 IP2366 进入休眠,如果为低电平,则 IP2366 进入休眠;MCU 在检测到 INT 为低后,16ms 内要停止访问 IC;IP2366 的 I2C 最高支持 250k 通信频率,考虑时钟偏差,建议 MCU 的 I2C 通信时钟用 100k-200k;如果要修改 IP2366 某个寄存器的值,需要先将对应寄存器的值读出来,然后对需要修改的 Bit 进行与或运算之后,把计算得到的值写入该寄存器中,其他未开放的寄存器不能随意修改。寄存器的默认值以读到的值为准,不同 IC 默认值可能不同;IP2366 I2C 通信是实时数据,在接收到请求之后,需要进中断进行数据准备,准备时间较长,所以 MCU在 I2C 通讯时需要在发送地址后判断是否收到 ACK 和增加 50us 延时(参考 I2C 应用示例);建议单字节读取,100k 的 I2C 通信频率,每个字节之间增加 1ms 延时;在 I2C 读取数据末尾,读取完最后一个字节之后,一定要给出 NACK 信号,否则 IP2366 会认为还在继续读取数据,下一个时钟会继续输出下一个数据,导致无法收到 STOP 信号,最后读取错误;Reserved 的寄存器不可随意写入数据,不可改变原有的值,否则会出现无法预期的结果。对寄存器的操作必须按照读-修改-写来进行,只修改要用到的 bit,不能修改其他未用 bit 的值;

I2C 应用示例

在 IP2366 INT 引脚持续为高 100ms 之后,MCU 可以进行 I2C 通信,可先初始化寄存器(需要修改特殊功能时才修改寄存器,如果不需要修改可以不写寄存器);然后读取 IP2366 内部信息(充放电状态);最后进行特殊需求的操作(如特殊指示灯、充放电管理、快充请求管理);MCU 检测到 INT 为低后,16ms内需要停止访问 I2C。

例如:

往 0x05 寄存器写入数据 0x5A

从 0x05 寄存器读回数据

实际从 0x31 寄存器读回数据

寄存器列表

完整参考:https://www.chipsourcetek.com/DataSheet/IP2366_I2C.pdf

此处展示部分寄存器。

实测经验

1、充电芯片实际就是一个升降压电源芯片,根据电池的电压来选择恒压、横流输出。可以用实验室电源来模拟,把3.7V电压的电池接到电源,然后设置4.2V/1A,这个时候就会看到电源进入恒流模式,电源输出恒定1A,电源输出电压3.7V,然后跟随电池电压慢慢增加。随着电压越来越高,电池能接受的充电电流会慢慢降低,电流低于1A后。实验室电源就进入恒压状态了。

2、上面说了充电芯片实际就是一个升降压电源芯片,因此可以使用电子负载来测试充电功率。把IP2366输出接到电子负载上,电子负载设置恒流模式,设置好电流值后打开,然后打开IP2366供电。一开始IP2366是没有输出的,因为IP2366需要先检测输出电压(电池电压)来控制恒压恒流模式,因此需要把电池接入一下输出,等到IP2366有输出了,电池就可以取掉了。(我估计不一定需要接入电池,给输出端接入一下电压就行)

3、当没有快充的充电头时,也可以用实验室电源给IP2366供电,根据电压值来决定最大输入功率。比如电压5V,最大功率15W。电压28V,最大功率140W。

当输入电压改变时,每隔几伏会关闭一次输出。

比如输入电压从8V调节到10V。

我猜是跨过上面的电压区间了。

4、IP2366是四开关Buck-Boost结构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1081106

当VIN电压大于电池电压,就是buck模式,只有左边两个MOS管进行开关,右边两个MOS管是常开、常闭的。

当VIN电压小于电池电压,就是boost模式,只有右边两个MOS管进行开关,左边两个MOS管是常开、常闭的。

因此如果充电器是固定的,那么输入电压也是固定的,如果输入电压总是大于电池电压的,那么4个MOS中有两个MOS管有开关损耗、导通损耗;1个MOS管是导通损耗;还有1个MOS管不发热。

结构就是普通的DC-DC BUCK电路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107954/article/details/13100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