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

1884年,傳統紀年:年號:清德宗光緒十年;甲申年(猴年);日本明治天皇明治十七年。

基本介紹

中文名:1884年傳統紀年:清德宗光緒十年大事:清國在朝鮮取得仁川清租界重要事件:柏林會議

大事記,出生,逝世,重要事件詳細,歷史記載,

大事記清國在朝鮮取得仁川清租界。1月4日 - 費邊社在倫敦成立。5月21日 - 美國自由女神像安裝竣工。6月19日 - 高棉被法國兼併為殖民地。8月5日——法軍軍艦炮擊台灣基隆。台灣軍務督辦劉銘傳率軍抗擊,炮台被擊毀,後劉銘傳率軍與法軍展開陸戰,法軍大敗逃回艦上。8月23日 - 法國艦隊襲擊福建水師,馬尾海戰爆發。中國艦隊倉促應戰,旗艦“揚武”號被敵水雷擊傷,但以尾炮擊中法國旗艦,斃、傷法水兵多人。此役福建水師損失艦船7艘,傷亡官兵700多人,馬尾船廠亦被毀。8月26日——清政府下詔對法宣戰,命令陸路方面滇桂各軍迅速進兵,沿海各地嚴防法艦入侵。10月3日 - 香港工人舉行遊行示威,抗議英國與法國鎮壓中國愛國運動。10月13日 - 格林尼治時間正式被採用為國際標準時間。12月4日——朝鮮爆發甲申事變。出生4月4日 - 山本五十六, 日本海軍上將 ( 1943年)5月8日 - 哈利·S·杜魯門,美國總統( 1972年)9月15日 - 筱冢義男,日本戰犯。(1945年)1884年11月19日 - 龍雲,滇軍將領。(1962年)12月30日 - 東條英機,日本甲級戰犯(1948年)喜饒嘉措,藏族大格西(1968年)逝世艾里阿斯·隆洛特,芬蘭醫生及文學家, 詩集《卡勒瓦拉》的編纂人。(1804年出生)1月6日 - 孟德爾,奧地利生物學家。孟德爾進行了著名的豌豆試驗,奠定了現代遺傳學的基礎,對生物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822年出生)9月24日——徐壽,中國化學家重要事件詳細柏林會議1884年11月15日,柏林會議正式開幕。與會的14個國家中,真正唱主角的是法國、德國、英國和葡萄牙,這四國主導著瓜分非洲的大體方針。會議首先要解決的是“剛果問題”。 由於幾個歐洲國家對這一地區的爭奪已經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到最後還是便宜了利奧波德二世。剛果盆地的相當一部分土地被用筆和尺劃出來,成為利奧波德二世的私有財產,這片土地有200萬平方公里,是比利時本國國土的76倍。後來,比利時國王從當地撈取了大量金錢,但他的恐怖統治使當地近半土著黑人悲慘地死去。解決完“剛果問題”後,與會各國又研討出來了幾項總體原則,以協調各國關係。值得注意的是,柏林協定書的行文中,引入了“勢力範圍”這一概念,即一國對非洲沿岸的控制意味著還可以無限深入腹地。此外,議定書創造性地提出了“有效占領”原則,即占領國能有效控制某殖民地時(例如保護自由貿易和交通運輸),才可以真正擁有它們。這一原則是為了讓列強間減少血腥衝突。柏林會議打的是發展非洲經濟、促進非洲貿易的旗號,但列強對非洲人民的福祉毫不關心。它們開出的杜絕奴隸貿易和提升人權等也僅僅是空頭支票。1884年 電報接通北京1884年(清光緒十年)的京通電報工程相當低調,尤其是當工程接近北京的時候。(需要說明一下,本文中的電報是有線電報的簡稱。)電報線在通州至東便門段是架空明線,進入東便門後下潛至護城河底——水下電纜,到達崇文門後,以“不似觸目”的方式登入——使用區別於標準規格的“極細銅線”和“特製紅漆木桿”。此時,關於電報的爭論仍在北京城內繼續,工程的格外低調顯然是為了照顧保守人士的神經。 這場電報之爭始於此前的20多年。最早的關於建設電報的呼聲來自洋人。1859年,法國欽差給恭親王寄了一台電報機,被恭親王“以為無用相卻”。彼時,連線英國和歐洲大陸的水底電纜已經開通,穿越大西洋的電纜也在醞釀中,電報在全球貿易網中擔當重任。而中國的信息傳遞仍然處於“馬上飛遞”階段。北京與廣州之間的通信,按照普通驛傳速度需要30—35天;以“五百里加急”需16~19天,至於有可能導致跑斃馬匹的“六百里加急”甚至“八百里加急”(所謂的“廷寄”標準),從廣州驛傳至北京的時限為32天(茅海建《天朝崩潰》,劉文鵬《清代驛傳及其與疆域形成關係之研究》)。在水路方面輪船參與了郵遞。靠輪船傳遞的上海至京師的通信需要6~7天。歷史記載北寧失陷光緒九年(1883)十一月,法軍攻占山西後,繼續向清軍進攻。光緒十年(1884)正月,米樂繼孤拔為法軍統帥。二月,米樂率兵一萬二千人自河內和海陽出發,分水陸兩路,會攻北寧(在河內東北)。北寧前敵指揮、廣西巡撫徐延旭未作認真戰備。二月十五日,清軍二萬人不戰而退,北寧失守。二十二日,法軍又西向攻陷太原(在河內北)。三月,興化亦告失陷。至此,法軍完全占領了紅河三角洲,使清軍陷於被動地位。慈禧撤換軍機五大臣自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年三月(1883-1884),清軍在越南戰場上連續失利,先後丟失山西、北寧、太原等地。光緒十年(1884)三月初八日,左庶子盛昱上奏摺彈劾李鴻藻保舉非人,建議給予處分;並說奕欣、寶鋆了解內情卻不加阻止,亦應負一定責任。一直與奕欣有權力矛盾的慈禧,利用這份奏摺大做文章,與醇親王奕譞共同策劃,3月13日,以“委蛇保榮,辦事不力”的罪名,將恭親王奕欣、大學士寶鋆、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李鴻藻、兵部尚書景廉、工部尚書翁同龢一概逐出軍機處;同時任命禮親王世鐸、戶部尚書額勒和布、閻敬銘、刑部尚書張之萬、工部侍郎孫毓汶五人為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為領班大臣,組成新的軍機處。3月14日,慈禧又諭令軍機處遇有緊急事情,會同奕譞商辦。從此以後,軍機處的權力實際上掌握在奕譞及其心腹孫毓汶手中。袁世凱會辦朝鮮防務光緒八年(1882),朝鮮“壬午政變”平定以後,清軍吳長慶部暫留朝鮮。九月,吳長慶派營務處同知袁世凱等為朝鮮練兵千名。光緒十年(1884)4月4日,經李鴻章奏準,撤吳長慶軍內渡,但仍留軍千人駐紮漢城,由記名提督吳兆有統帶;同時,以袁世凱總理營務處,會辦朝鮮防務。光緒十一年(1885),袁又被李鴻章保薦為三品道員,改任駐朝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戰爭爆發前回國。《中法會議簡明條款》簽訂《中法會議簡明條款》又稱《李福協定》。光緒十年(1884)四月十二日,法國代表福祿諾抵達天津,與李鴻章商談通商、撤兵等問題。四月十七日,簽訂了《中法會議簡明條款》,共五款。主要內容為:清政府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法國不索賠款,不傷中國體面,中國同意在中越邊境開埠通商;聲明中國自北越撤兵,調回邊界。法國見清政府退讓,便繼續擴大對華侵略戰爭。

北黎事件發生北黎事件亦稱觀音橋事件。光緒十年(1884)四月,李鴻章與法國代表福祿諾簽訂了《中法會議簡明條款》(又稱《李福協定》),規定中國自北越撤兵,但未確定撤兵日期。五月二十九日,法將杜森尼(Dugenne)卻根據福祿諾自定期限,率法軍七百人強行向諒山推進,至越南北黎的觀音橋,逼迫清軍撤退或投降。閏五月初一日,清軍派聯絡官三人到法營交涉,法軍揚言要接收越南諒山、高平兩省,並無故槍殺清軍聯絡官,向清軍營地發起攻擊。清軍奮起還擊,法軍潰敗。初六日,法國代理公使謝滿祿向總署抗議“中國背約”,要求賠償。總署予以回駁。馬尾海戰馬尾海戰又稱馬江海戰,是中法戰爭中的重要戰役。光緒十年(1884)閏五月二十三日,法國藉口“北黎事件”派孤拔率遠東艦隊闖入福建水師基地馬尾軍港,與中國軍艦同泊一條江上。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和會辦海疆事務大臣張佩綸不作戒備,又禁止港內福建水師艦隻移動,自縛手足。七月初三日下午,法艦向福建水師發動突然襲擊,何如璋、張佩綸棄師不顧、倉皇逃遁,中國艦隊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倉促應戰。旗艦“揚武號”被水雷擊傷,艦上官兵仍用尾炮還擊法旗艦“伏爾他”號;運輸艦“福星號”亦沖入敵陣與法艦激戰,後中彈爆炸,艦上官兵全部壯烈犧牲。海戰歷時三十分鐘,福建水師艦船被擊沉七艘,官兵傷亡七百多人。初四日,法艦又轟毀馬尾船廠。初六日,清政府被迫對法宣戰。

相關詞條

1884年1884年,傳統紀年:年號:清德宗光緒十年;甲申年(猴年);日本明治天皇明治十七年。...... 1884年,傳統紀年:年號:清德宗光緒十年;甲申年(猴年);日本明治天皇明治...

議會改革(1884年議會改革)背景1884年議會改革是英國資產階級為鞏固資本主義議會民主而進行的政治改良運動。內容從1868年起,自由黨和保守黨輪流執政。1880年,自由黨在國會選舉中擊敗保守黨而...

柏林會議(1884年列強瓜分非洲會議)柏林會議(Berlin Conference;德語:BerlinerKongress)一般是指1884年11月15日由德國首相俾斯麥主持,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的列強瓜分非洲的會議。與會國包括當時世界上最...

1884年保護海底電纜公約1884年03月14日 時效性 現行有效 條約種類 公約適用範圍 第1條本公約適用於位於各國領海以外,所有合法鋪設的並在一個或多個締約國領土、殖民地或占領地上岸...

1884年英國本土四角錦標賽1884年英國本土四角錦標賽是第1屆英國本土四角錦標賽的足球賽事,也是世界上有紀錄最早舉行的足球賽事。...

哈里森·福特(1884年出生美國演員)哈里森·福特,1884年3月16日出生於美國堪薩斯市密蘇里,1957年12月2日逝世,是一名演員。...

1884年8月5日 1884年8月5日(清光緒十年六月十五日)法艦炮轟基隆,強行登入。劉銘傳指揮中國軍隊頑強抵抗,擊退法規。 9月底法規10餘股同時進犯基隆...

女妖(1884年德國歌劇)(1884年德國歌劇)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背景:德國北部森林,某山間小村莊廣場 第一幕 幕啟,正是...

1884-1948東條英機《1884-1948東條英機》是京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本)小川徹平。...... 《1884-1948東條英機》是京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本)小川徹平。...

小行星1884小行星1884(英語:1884 Skip)是一顆圍繞太陽公轉的小行星。1943年3月2日,M. Laugier在尼斯發現了此行星。這顆小行星的絕對星等為110.96659等。...

甲申政變甲申政變是指1884年12月4日(農曆甲申年十月十七日)朝鮮發生的一次流血政變。這次政變由以金玉均為首的開化黨主導,並有日本協助。政變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脫離中國...

一九八四(喬治·歐威爾著長篇小說)一種說法是他將他寫作這本書的那一年(1948年)的後兩位數顛倒過來,成為了可以預見的未來的1984年,另一種說法是他藉此暗指費邊社(一個社會黨組織,創立於1884年)...

王鳳清(原國民政府軍政部常務次長)王鳳清,1884年出生,別名穆如。湖北漢陽三眼橋人。12歲中秀才,15歲入兩湖書院,1903年中舉。次年選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五期。...

國際日期變更線國際日期變更線(International date line)是1884年國際經度會議規定的一條國際日期變更線。...

華盛頓紀念碑1884年12月16日,一塊重3300磅的石塊被安放在紀念的頂部,標誌紀念碑的最後完工。1885年2月21日,呈正方形、底部寬22.4米、重約90854噸的華盛頓紀念碑全部落成。...

Breitling1884年,里昂·百年靈(Leon Breitling)在瑞士拉夏德芳創立了百年靈(Breitling)。1952年,百年靈推出一款著名的Navitimer手錶,除了計時的功能之外,還可進行航務準備,核對...

韓永清(近代實業家)韓永清,字世昌,別號富航,男,漢族,1884年4月26日生於漢南烏金山一窮困潦倒的秀才家裡。在他未成年時,其父因貧病交加過早離世。此後,家境更是每況愈下。為...

火星年Airy是為了紀念英國天文學家喬治·艾里,他在1884年建立了最終被選定為地球的本初子午線的格林威治望遠鏡。 順便說一句,當我們在討論時間機制的時候,你可能會忘記...

蒲豐投針問題Fox 1884年 1030 489 3.1595 Lazzerini 1901年 3408 1808 3.1415929 Reina 1925年 2520 859 3.1795 公元1901年,義大利數學家拉茲瑞尼宣稱進行了多次的投針...

本初子午線因為當時超過三分之二的船隻已使用該線為參考子午線,在1884年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國際本初子午線大會上正式定之為經度的起點。來自25個國家共41位代表參與了會議...

和勝和和勝和,香港著名的黑社會組織,香港目前規模最龐大、最活躍的三合會組織。和勝和原屬於成立於1884年的和合圖,於1930年分出成為獨立幫會,目前也是“和字頭”派系(和記...

二十年後(歐·亨利著美國短篇小說)1884年後,他做過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新聞記者、銀行出納員。另外,他還辦過一份名為《滾石》(The Rolling Stone)的幽默周刊。1887年,歐·亨利結婚並生了一...

熱門詞條

泰莎昂·派索克喬綸

HV

快速公交系統

郭靖

潘忠韋

Linux Mint

手指發麻

soar

TEA

常春藤聯盟

wise

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吳京

黃帶子

寒戰

草莓圖騰

小烏龜

排骨飯

彩象島女孩

鹿鳴村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男朋友

complain

4月1日

慈悲三昧水懺

FORCE

灰原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