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末,日军扩编至34个师团,共计113万人。直到1940年,日军的总数也仅仅只是达到了50个师团,共计135万人另有预备役38万人。但这样的实力其实并不弱,只是跟德军作横向对比就不显得那么突出了,同时期美军的总数仅仅只有30万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军数量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相对而言,意大利的海军实力就比德军强得多了。二战前夕,意大利皇家海军共有7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123艘驱逐舰、67艘鱼雷艇以及115艘潜艇。

由此可见,意大利皇家海军的实力相当可观,是地中海海域最为强大的一支力量,而意大利皇家海军也是墨索里尼跟希特勒讨价还价的重要筹码之一。意大利的微型潜艇与蛙人部队也走在了世界前列,意大利属于历史上首次将蛙人用于实战的国家,其蛙人部队名为“德西马”。

但是相对而言,意大利军队中的陆军表现就相当的糟糕了。意大利军队的素质相当的低下,在西线战役中,德军于法国中部的平原突飞猛进,但是意大利军队却在阿尔卑斯战线被法军反推回了意大利境内。

而在巴尔干半岛,意大利军队和希腊以及南斯拉夫也是打得有来有回。甚至在埃塞俄比亚,意大利军队凭借自己的实力都无法单独战胜非洲国家阿比西尼亚,最后还需要德军来支援意大利。不过说到底,意大利陆军本质上脱胎于撒丁王国军队,其主要任务为维护国王的安全与协助治安,对于战争他们并不擅长。

其次,法西斯仆从国。除了三大轴心国外,法西斯势力还有六个仆从国,这些国家名义上有着跟轴心国平等的地位,但实际上只是依托于三大轴心国而战的。其分别为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泰国跟斯洛伐克。

这些国家参战都各有各的理由。匈牙利虽然是在奥匈帝国解体之后才获得独立的,但其于一战结束后依然被列为战败国,战胜国跟匈牙利签署的《特里亚农条约》丝毫不比对德国签订的条约更加宽容,战争结束后匈牙利更是成为了一个内陆国。而这一切对于匈牙利来讲是难以容忍的,其与纳粹德国走到一起也丝毫不令人意外,尤其是在德国强迫罗马尼亚归还匈牙利领土后。

而罗马尼亚虽然不喜德国强迫自己归还领土,但是东面的大国苏联同样靠不住,其强行吞并了摩尔多瓦,更令罗马尼亚感到恐惧。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尼亚出于保护自身安全的考虑,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轴心国阵营。既是为了夺回自己被吞并的领土,也是为了削弱苏联。

保加利亚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其部分领土被希腊与南斯拉夫等国家占领,因此保加利亚国内同样有着复仇情绪。再加上保加利亚所处的位置,也令其难以置身事外,在不加入轴心国就得被轴心国灭亡的情况下,保加利亚政界选择从心,也就是加入轴心国。但是保加利亚的国王鲍里斯三世却希望保持中立,因此他始终没有对苏宣战,也没有参加巴巴罗萨行动。虽然如此,保加利亚王室政府在二战结束前夕,依然被国内左翼抵抗组织推翻。

芬兰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他们不认为自己参加了二战,他们将对苏战争描述为“继续战争”。芬兰希望夺回在冬季战争中被苏联强占的领土,同时夺回两国的争议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曼纳海姆仅仅只打到了列宁格勒的北侧,夺回所有被占领的土地和争议区后,芬兰军队未曾在向苏联境内深入一步。这也是列宁格勒能够被守住的主要原因之一,曼纳海姆也因为自己的“良心”,为芬兰最后赢得了一个战胜国的身份。相对来说,芬兰军队也是所有仆从国里最能打的一个。

斯洛伐克是德国吞并捷克后释放的仆从国,该国自从独立后便一直是德国的坚定盟友。在后续德军发动的所有战场中,都有斯洛伐克军队的身影。

泰国则是在日本的威逼之下,加入了轴心国阵营,并且向马来亚派出了部分部队。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就是始终没有参战的西班牙,该国也是法西斯国家,虽然没有参战但是却被认为是纳粹的仆从国,在战后长期受到制裁。

最后,法西斯傀儡国。在法西斯的占领区内,往往都会存在一些傀儡政权,法西斯以引导当地人内斗的方式去削弱抵抗组织的实力。总的来讲,这些傀儡政权基本上都是些草包,但是也还有一些傀儡政权是值得细说一下的。

例如维希法国政权,其基本保留了共和国时期法国海军的全部实力,且还控制着法国在北非的大量殖民地。当时维希法国的海军实力为全球第四,共有238艘舰艇,包括1艘航空母舰、10多艘主力舰、11艘战列舰、数十艘巡洋舰、数十艘驱逐舰、101艘潜艇,还有不少炮艇跟鱼雷快艇。

除了维系法国之外,其他的傀儡政权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说的,两个字就能形容,很菜。其中包括伪满洲国,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汪精卫政权,自由印度政府,菲律宾第二共和国,缅甸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黑山和维系法国。从这些傀儡国中,我们也能够看出来当时轴心国究竟控制了多么大的一片土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